侧边栏壁纸
  • 累计撰写 208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16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5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AWS

AWS RDS数据库参数调优

Wake
2022-08-12 / 0 评论 / 0 点赞 / 662 阅读 / 1,599 字

有哪些参数可以调整:

下面我将把控制台中能够修改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参数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参数如果设置不当,则可能会出现性能问题或应用报错。

open_files_limit

作用:该参数用于控制MySQL实例能够同时打开使用的文件句柄数目。

原因:当数据库中的表(MyISAM 引擎表在被访问的时候需要消耗文件描述符,InnoDB引擎会自己管理已经打开的表—table_open_cache)打开越来越多后,会消耗分配给每个实例的文件句柄数目,RDS在起初初始化实例的时候设置的open_files_limit为8192,当打开的表数目超过该参数则会导致所有的数据库请求报错误。

现象:如果参数设置过小可导致应用报错

[ERROR] /mysqld: Can’t open file: ‘./mysql/user.frm’ (errno: 24 -Too many open files);

建议:提高open_files_limit的值,RDS目前可以支撑最大为65535,,同时建议替换MyISAM存储引擎为InnoDB引擎。

back_log

作用:MySQL每处理一个连接请求的时候都会对应的创建一个新线程与之对应,那么在主线程创建新线程期间,如果前端应用有大量的短连接请求到达数据库,MySQL 会限制此刻新的连接进入请求队列,由参数back_log控制,如果等待的连接数量超过back_log,则将不会接受新的连接请求,所以如果需要MySQL能够处理大量的短连接,需要提高此参数的大小。

现象:如果参数过小可能会导致应用报错

SQLSTATE[HY000] [2002] Connection timed out;

建议:提高此参数值的大小,注意需要重启实例,RDS在起初初始化的值的默认值是50,现在初始化值已经调大了3000。

innodb_autoinc_lock_mode

作用:在MySQL5.1.22后,InnoDB为了解决自增主键锁表的问题,引入了参数innodb_autoinc_lock_mode,用于控制自增主键的锁机制,该参数可以设置的值为0/1/2,RDS 默认的参数值为1,表示InnoDB使用轻量级别的mutex锁来获取自增锁,替代最原始的表级锁,但是在load data(包括:INSERT … SELECT, REPLACE … SELECT)场景下会使用自增表锁,这样会则可能导致应用在并发导入数据出现死锁。

现象:如果应用并发使用load data(包括:INSERT … SELECT, REPLACE … SELECT)导入数据的时候出现死锁:

RECORD LOCKS space id xx page no xx n bits xx index PRIMARY of table xx.xx trx id xxx lock_mode X insert intention waiting. TABLE LOCK table xxx.xxx trx id xxxx lock mode AUTO-INC waiting;

建议:建议将参数设置改为2,则表示所有情况插入都使用轻量级别的mutex锁(只针对row模式),这样就可以避免auto_inc的死锁,同时在INSERT … SELECT 的场景下会提升很大的性能(注意该参数设置为2,binlog的格式需要设置为row)。

query_cache_size

作用:该参数用于控制MySQL query cache的内存大小;如果MySQL开启query cache,再执行每一个query的时候会先锁住query cache,然后判断是否存在query cache中,如果存在直接返回结果,如果不存在,则再进行引擎查询等操作;同时insert、update和delete这样的操作都会将query cahce失效掉,这种失效还包括结构或者索引的任何变化,cache失效的维护代价较高,会给MySQL带来较大的压力,所以当我们的数据库不是那么频繁的更新的时候,query cache是个好东西,但是如果反过来,写入非常频繁,并集中在某几张表上的时候,那么query cache lock的锁机制会造成很频繁的锁冲突,对于这一张表的写和读会互相等待query cache lock解锁,导致select的查询效率下降。

现象:数据库中有大量的连接状态为checking query cache for query、Waiting for query cache lock、storing result in query cache;

建议:RDS默认是关闭query cache功能的,如果您的实例打开了query cache,当出现上述情况后可以关闭query cache;当然有些情况也可以打开query cache,比如:巧用query cache解决数据库性能问题。

net_write_timeout

作用:等待将一个block发送给客户端的超时时间。

现象:参数设置过小可能导致客户端报错the last packet successfully received from the server was milliseconds ago,the last packet sent successfully to the server was milliseconds ago。

建议:该参数在RDS中默认设置为60S,一般在网络条件比较差的时,或者客户端处理每个block耗时比较长时,由于net_write_timeout设置过小导致的连接中断很容易发生,建议增加该参数的大小;

tmp_table_size

作用:该参数用于决定内部内存临时表的最大值,每个线程都要分配(实际起限制作用的是tmp_table_size和max_heap_table_size的最小值),如果内存临时表超出了限制,MySQL就会自动地把它转化为基于磁盘的MyISAM表,优化查询语句的时候,要避免使用临时表,如果实在避免不了的话,要保证这些临时表是存在内存中的。

现象:如果复杂的SQL语句中包含了group by/distinct等不能通过索引进行优化而使用了临时表,则会导致SQL执行时间加长。

建议:如果应用中有很多group by/distinct等语句,同时数据库有足够的内存,可以增大tmp_table_size(max_heap_table_size)的值,以此来提升查询性能。

0

评论区